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

baihua 31 0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


《长津湖》结尾冻死的是谁?
《长津湖》最后冻死的是我们的志愿军,为了不暴露目标,他们一动也不敢动,因为天气非常寒冷,所以被冻死了。
电影《长津湖》尾声,美军南逃沿途,眼前这一幕让其胆寒: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
这就是长津湖战役中壮烈牺牲的“冰雕连”,是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被冻死的壮烈场面。“冰雕连”已成为一座精神丰碑、一种文化符号,被载入军史。
《长津湖》片尾重现的冰雕连,堪称导演徐克最牛的一段镜头。其实,电影中多少还是做了一些温和处理的,在当时真正的战役中,环境要比这个恶劣得多,战士们在水门桥高地埋伏的那一夜,气温低至零下54度,这些数字光是听起来都让人寒毛直竖。
长津湖结尾冻死的是谁
长津湖结尾冻死的是冰雕连的战士,勇士与阵地同在,英雄和日月同辉。长津湖是一部令人感到震撼的电影,有人看过了一遍以后,还想再看一遍,有人说,没有国哪有家。这些十几岁的战士,这些二十几岁的战士,他们为了保家卫国去了朝鲜战场,有的人就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到任何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为国牺牲的烈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铭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感谢那些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们。长津湖结尾冻死的战士,就是真实还原了朝鲜战场上的一幕,当年驻守在福建的第九兵团接到命令被紧急调往了朝鲜。这些战士长期生活在南方,第一次跨出国门来到寒冷的朝鲜战争,在气温达到了零下30~40℃的地方,没有御寒经验的他们有很多人就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
长津湖的3个冰雕连仅2人生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有很多网友看了《长津湖》这个电影以后都纷纷的不能释怀,尤其是对电影当中这些被冻成冰雕的志愿军战士们。可是真实的抗美援朝战场远比电影当中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要更为惨烈,真实的损失也更让人觉得痛心。在抗美援朝的战争当中,由于准备得非常仓促,所以有很多部队长达三天的时间没有吃到粮食。除此之外部队里面的弹药也没有办法及时的补给,在寒冷的冬天御寒的物资也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
艰苦的条件
食物的缺少加上没有御寒的物资,所以很多战士被冻死冻伤,在抗美援朝这场战争当中出现了三个冰雕联,而在这三个联当中生存下来的仅仅只有两人。作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周全弟表示在打仗的时候如果饿了的话只能够捧一捧雪吃。在零下40度的极寒严冬当中志愿军们被冻得麻木了,用针扎都感受不到疼痛,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依旧保持着战斗状态。
心酸的历史
志愿军们在大雪当中过了三天三夜,在第4天的时候收到了战斗的命令,可是在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战士被冻死在了雪地之上,随后这些战士们被称之为冰雕连。幸存下来的周全弟的双臂以及双腿都被截除了,而且在做手术的过程当中根本就没有麻药,是用雪包着做的。尽管如此,被冻麻了的将士也感受不到疼痛,这样的描述让大家觉得非常的心酸。
一直的遗憾
活下来的将士并没有为自己活着感到庆幸,相反他们一遍一遍的在说着对不起,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完成任务,心中一直都抱着遗憾。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这些战士们都签了保证书,抱着决心走上了战场,可是最终很多战友都死在了自己的眼前。对于这样的现象大家都表示非常的致敬,认为只要上了这次的战场,这些战士们就永远是英雄。
长津湖的老兵回忆有100多个战友冻死在战场,当时的情况有多恶劣?
近日,因为《长津湖》的热度超高,所以很多
首先,军队本身就是“绝对服从”,尤其是在参与长津湖战役这种大型战争的情况下,将士们要做的就是听指挥,而不是擅自行动。在电影《长津湖》中,易烊千玺所扮演的伍万里前期就因为“胡作非为”而被观众“嫌弃”,但是这样的事情在真实的战争中是不存在的。
在真实的长津湖战役中,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和恶劣,战士们都从没有喊过苦、叫过疼,都是默默忍受着,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信念,这个信念叫做“保家卫国”。
其次,虽然我们最终获得了长津湖战役的胜利,但是不代表我们是“轻松”获胜的,当时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强大的敌人,还有恶劣无比的天气。在长津湖战役时期,长津湖一带的气温基本上都在零下四十度徘徊,但是因为棉衣的数量有限,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战士都有保暖的衣物,但是即便是没有保暖的衣物,战士们还是义无反顾站上了战场,靠着意志力对抗严寒的天气。
最后,尽管战士们意志力坚定,但是在极度恶劣的天气下,很多战士虽然没有倒下,但还是“阵亡”了,他们都是在等待的过程中,被冰雪覆盖后活生生冻死的,这也足以说明当时的情况多么可怕了。
真实的长津湖之战究竟是什么样的?
71年前,有无数年轻人选择了穿上军装,不远万里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将自己的青春、热血与生命化作守护祖国的铜墙铁壁。长津湖,朝鲜北部最大的蓄水湖,周围环绕着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地形险要,村落稀疏,人迹罕至。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15万人,昼伏夜行,躲过侦察机搜索,潜入长津湖地区。这场战役是人民志愿军在极端恶劣气候,武器装备极大差距,后勤补给几乎切断状态下,创造的“惨烈胜利”!也正是中国军人在“长津湖战役”展现的顽强斗志与严明军纪,让狂妄的美国五星上将喊出:“只有疯子才敢与中国陆军为敌”的话。
一、长清湖战争简介
1950年6月25日,在苏联的支持下,金日成发动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史称「朝鲜战争」。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毛泽东的俄语翻译师哲回忆,在战争开始前一个月,金日成在得到斯大林支持的情况下秘密拜会了毛泽东,向中国通报对南朝鲜开展的意图,但是毛泽东认为此时打仗时机不好。此后朝鲜开战时并未在战前通知中国具体日期和攻击计划,三日后,朝鲜军队占领汉城,引起强烈国际反响。
二、长征湖真实环境
在朝鲜北部是极寒地区,而且海拔1千米到2000千米之间,人也非常稀少,然而这场战争当时还遇到了50年不遇的极寒时期,当时的志愿军们都穿着非常简单的冬季服装,并没有很保暖。在紧急情况下,他们只能强忍着寒冷白天是无法进行赶路的,只能在夜晚行走,而且战士们的体力也是有限的,经常吃不饱饭,而且没有一顿热饭,只能靠吃冰来解渴,所以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为了抗寒,志愿军甚至发明了“强迫运动”的办法。晚上睡觉,睡一会就爬起来运动,有些瞌睡大的战士,就由连队干部踢屁股或者架起来强迫运动,否则,他们会在睡梦中冻死。为了躲避美军不断的低空侦察,他们白天潜伏在雪地里,晚上在寒冷的冬夜摸索前行。因为行动隐蔽,不敢生火煮食
三、长津湖之战的成就
在这场战疫中,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当时的志愿军呢,也是非常值得人们敬佩的。之所以有了长今虎一战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因为那是一段侵满英雄们血和泪的岁月,那是一群无畏惧的年轻人,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他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是我们国家最大的英雄,我们应该永远向他们致敬。
电影《长津湖》热映中,这部影片背后的真实事故的怎样的?
随着电影《长津湖》的热播,也让长津湖战役成功走入大众视野,长津湖战役是我方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中,最具有意义的转折性战役,当时我方志愿军面临的是素质最高、装备最好的美国军队,但是我们还是成功打赢了这一场战争,而且为抗美援朝的最终胜利,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基础。
首先,当年是因为美方要武力占领朝鲜仁川,而美方军队当时已经到了我国的国界线了,后来甚至直接到了我国的鸭绿江,我国认为美国军队已经突破了我们的底线,而且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坚定反对霸权主义,所以对于美方的行为,我方是必然要制止的,抗美援朝战争因此打响。
当时我国派出了一百多万的人民志愿军,但是我国刚刚建国一年不到,还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所以在设备方面是远远比不上美方的,而美方作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还扬言要在感恩节前完成这一场战争。
其次,长津湖战役发生的那段时间里,长津湖一带还出现了多年难得一遇的极寒天气,在《长津湖》中就有明确的镜头说明当时的气温,基本上都是在零下四十度左右,所以我方的很多战士们其实都是在冰天雪地中,被活生生冻死的,这在电影中也有镜头展示,但是真实的历史远远比电影中的呈现更加可怕。
最后,哪怕当时我方和敌方的差距较大,但是我方的战士们从来没有退缩过,他们都在坚定地保家卫国,誓死要将美方战士赶回去,再加上美方的轻敌,我方才艰难地获得了此次战争的胜利,而我方在长津湖战役中重创了美方军队以后,也让整个抗美援朝战争获得了转折,美方的失败也是由此开启的。

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

不是,实际上,被冻成冰雕的志愿军并不是125名,而是129名。这些年轻的生命,被一整夜的狂风暴雪雕铸成了永恒,仿佛一座座丰碑屹立在茫茫雪原里,诠释着为了胜利永不后退的战斗血性和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长津湖》是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联合执导,吴京、易烊千玺领衔主演,段奕宏、欧豪特别出演,朱亚文、李晨、胡军、韩东君等主演的援朝电影,该片于2021年9月30日在中国上映。
该片以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中国志愿军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战场态势,为长津湖战役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故事。
1950年10月,应和的请求,中国和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伟大的援朝,抵御了帝国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和平生活,稳定了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长津湖》以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志愿军东线作战部队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影片以宏大的制作和视野,展现出深厚的家怀,谱写了一曲民族的英雄赞歌。
烽烟已远,英雄浩气长存。历史不会忘记,不会忘记英雄为我们做了什么,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居安思危,以史为鉴,虽然和平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但的威胁却一天也没有减少。影片《长津湖》凸显出的英雄、爱国、家怀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意义,在绵延不绝的信念传承与精神赓续中激励新时代观众的爱爱国爱之情。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长津湖》现实跟电影一样惨烈,亲历者含泪讲述过往,你了解多少?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1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2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3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影片高度还原了长津湖战役,这些还原与亲历者们的回忆完全符合。但从亲历者的嘴中可以得知,这场战役远远比影片中呈现的更加惨烈,一些细节更让人破防。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4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当提起这段往事,亲历者们情不自禁流下眼泪。

在影片中,志愿军们从南方赶往朝鲜,在敌军的压力之下还没来得及拿着棉被与棉衣。于是,他们都只能穿着从南方穿来的薄棉衣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朝鲜作战。

事实就是如此,老兵们也多次提到作战条件艰苦,曾为志愿军第九兵团27军79师的师医院院长于芝林,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到,那个时候是零下38到40度,志愿军们手里捏着铁,每当拿下来时就得掉一块皮。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5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志愿军们还需要防止敌军的侦察机,只能选择夜间行军。同时,为了能尽快形成对敌人分割围歼的有利态势,志愿军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崇山峻岭中不停前进。为了保暖,他们只好将被单披在身上,为了更好的隐藏在雪地中,就将被单反过来。据数据统计,这次战役中第九兵团冻死4000多人,冻伤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二,其中就有令敌军都感到震惊的“冰雕连”。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6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为了堵截敌军,志愿军们保持作战姿态匍匐在雪地中,等待几天几夜后129名战士全部被冻死,但仍然保持着作战姿态。他们有的端着枪,手里还扣着扳机,有的举着手榴弹。当看到这一幕时,南逃的敌军感到震惊,打扫战场的志愿军们心痛无比,回忆起这段往事的志愿军老战士李士瑜泣不成声。就这样,志愿军们仍旧凭借钢铁般的毅力在人体难以承受的环境下作战。但同时,伤亡也是相当之大,让人心疼。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7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战争结束的那一天,有2800个冻伤战士,其中冻掉脚趾头需要截肢的相当多,而这些战士们都是二十多岁,最小是16、17、18岁。年纪轻轻就承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身体与心理的创伤,可他们谁也没有哭闹,再痛也不哭。在这些冻伤的志愿军们中,就有当时只有16岁的周全弟,他与战友们负责堵截从此处逃跑的美军陆战一师,为了不暴露目标就在黄草岭雪地里潜伏了三天三夜且纹丝不动。


当时气温为零下40℃,等到第四天攻击命令下达时,全连170位将士只剩下不到50人。能站起来的志愿军们奋不顾身往前冲,站不起来的志愿军们着急与遗憾,但从来没有后悔。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8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就像周全弟,当攻击命令下达时,他全身手脚麻木没有任何知觉,即便用针扎,用刀划也都没有用。可他想到的不是今后再也站不起来了,而是遗憾没能跟战友们一起冲。在这场战役中,周全弟失去了双腿双手,可他仍旧积极乐观。这一幕在影片中被高度还原,坐在影院中的观众哭湿了口罩。

“勇士和阵地同在,英雄和日月同辉。”

志愿军们钢铁般的毅力让人敬佩,“冰雕连”就是文化的象征,是精神的象征。极寒天气给志愿军们身体与心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9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还有老兵回忆,有的志愿军们耳朵冻掉了,鼻子也冻塌了。但谁也没有抱怨一句,没有哭闹一声。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志愿军们的奉献与牺牲换来了如今的和平与幸福。《长津湖》的还原,让观众们更了解历史与铭记历史,意义非凡。

除了严寒的天气,志愿军们还要忍受饥饿的困扰。影片中,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在吃土豆充饥时,一口咬下去掉了半颗牙,因为土豆早已冻成石头那么硬。在如此条件之下,志愿军们能有块土豆吃,或能有一块热的软土豆吃都是一种奢侈。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10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在老兵回忆中,志愿军们当时的艰苦程度与电影中呈现的一样。

志愿军们身上带的干粮两三天就能吃完,实在饿得忍不住了炊事员就拿出身上仅有的一包海椒面给大家用雪拌着吃,一人一口勉强充饥。有的时候,可以吃到刚刚煮熟的土豆,很烫但也来不及剥皮,直接用已经冻麻木的手抓着吃,吃到嘴里后嘴皮都被烫坏了。

在敌军穿着羊毛大衣时,我军穿着单薄的棉服;在敌军吃着烤鸡时,我军在吃着硬土豆;在敌军开着坦克与飞机时,我军在徒步。在如此强烈的对比之下,我军仍然凭借着强大的毅力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地区,扭转了局势。提到这,老兵激动地说。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11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如果每位战士都能吃到两个热土豆,一定能全歼美国陆战一师。”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换来了如今的和平与幸福,很荣幸能看到《长津湖》这样的大制作去还原历史,出品人于冬曾说过,他也很荣幸能将当年那段历史呈现在大银幕上。


看着影片中志愿军们的英勇无畏,看着老兵们的激动与感动泪水的交织,一切都恍如隔世。“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

《长津湖》让年轻观众更了解这段历史,让更多的人去铭记历史,先辈们“先有国后有家”的思想以及钢铁般的毅力,会永远影响与鞭策着下一代。

在抗战时期,真正的长津湖战役有多惨烈?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12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13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14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长津湖战役的惨烈程度让后来交战的双方老兵在回忆时都心有余悸,感叹自己大难不死。这场战斗是志愿军在入朝后的第二次战役的东部部分,在17天的战斗中,成功将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赶出了长津湖地区,但是付出的代价是让志愿军第九兵团在以后关键的几周里需要休整而无法参战,让美军在釜山站稳了脚跟,让多国部队可以再次卷土重来。1950年11月27日,志愿军在长津湖水库附近地区突袭了由爱德华·阿蒙德少将指挥的美国陆战一师。当时陆战一师在长津湖水库西岸附近试图翻过群山峻岭,与美军第8集团军会合。当11月26日下午,美军进入柳谭里时,发现当地除了有几个饥寒交迫的朝鲜平民外,该地并没有任何军事战略价值。柳谭里位于宽阔山谷的中央,四周由五座山岭环抱。美陆战队需要翻过这些山岭,向西部约88公里的武坪里出击。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15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而且此时当地的气温达到了了零下27.5摄氏度,冰雪长津的称号由此而来。而在此前,美军就得知,志愿军在美军抵达柳谭里时,就已经在柳谭里南部和西南部进军,并切断了美军的主要补给线。但是美军陆战师和第10军并不认为此情报的真实性,美军认为这是志愿军会继续向西行军,并且预判激烈的战斗会发生在柳谭里周围的山岭,并据此拟定作战方案。志愿军第九兵团指挥官宋时轮主要承担东路的主攻角色,他要从美军第八集团军和第10军之间的空隙中南进,然后挥师东海岸,把第10军的10万多美军和韩军分割包围,并消灭长津水库东岸的美第7步兵师,然后再收拾被分割的陆战1师。任务的艰难程度让宋时轮在此后感叹不亚于长征。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16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时间紧,任务重也预示着美陆战1师从长津湖突围存在理论上的可能,志愿军即使是天兵下凡,也不可能在寒冷严酷作战环境下,在面对装备精锐的美韩军队时可以全歼敌人。志愿军在面对装备劣势时,善于伪装和夜袭。美军对长津水库北部地区的空中侦察时,并没有发现志愿军大部队的集结。但是此前领教过志愿军厉害的美军将领并不敢大意,美军将其主力部队部署在柳谭里南山和西南山以及两山之间的山谷中,并把一辆潘兴式重型坦克据守此处。因为那里有通往下碣隅里的逃生通道,而且这是的下碣隅里主要补给线,一旦被志愿军切断,美军就插翅难逃。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17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长津湖神枪手瞒了什么真相

电影《长津湖》即将上线,七连战士角色档案来啦,七连战士亲如一家,他们信念坚定,一身傲骨,为国家和人民坚守在战场上。那么电影《长津湖》七连是哪些人?七连人物及编号介绍?下面八宝网小编带来介绍。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18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电影《长津湖》七连是哪些人

在七连中,吴京饰演的是伍千里,和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是两兄弟,朱亚文饰演“不温柔”的指导员梅生;李晨饰演内心散发快乐的战士余从戎;胡军饰演的雷公非常“护犊子”,也是伍千里唯一能“撒娇”的对象;韩东君饰演的神枪手平河私下和战场上反差很大。

吴京表示面对易烊千玺,内心的柔软会自然地流露。易烊千玺则透露万里对哥哥的感情很复杂,又“恨”又崇拜。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19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吴京:“千里这个角色,我觉得我心里本来就有,跟我个人也很像。”

易烊千玺:“万里他其实是一个江边儿的野孩子,从他哥身上发现军人气魄,也想跟着入伍。”

朱亚文:“梅生是有一些苛刻的指导员。”

李晨:“余从戎是从内心散发着快乐的一个战士。”

胡军:“雷公这个人非常护犊子,他把七连的那些战士都当做自己的孩子。”

韩东君:“平河上了战场是非常狠的一个人,一个神枪手。”

以前不知道的人物细节,这一次都知道了,从人物卡上的性格就能看出来,最可爱的人对他们是一种最贴切的形容,每一个角色都很鲜活生动,当每个角色都被赋予了独到的人格魅力,才是电影里最大的亮点!

七连人物及编号介绍

1、伍千里--编号162

他是战斗和指挥能力兼备的全能战士,是七连的连长和主心骨,也是全家的顶梁柱,,他沉稳内敛,头脑冷静。

2、伍万里--编号677

万里是七连的新兵,浙江人,昔日江边的野孩子,在战场上快速成长,蜕变为神投手。他叛逆倔强,嫉恶如仇。

3、梅生--编号135

梅生是七连的指导员,是一个活得很精细的城里人,有谋略,懂英文,文武兼备,智勇双全。他细腻认真,谨慎严苛。

4、余从戎--编号221

余从戎是四川人,七连火力排的排长,战场上是冲锋勇猛的火力担当,也是一个阳光乐观,笑口常开,从内心散发快乐的战士。

5、雷公--编号017

雷公是山东人,是七连炮排的排长,他是一位经验丰富、老当益壮的炮手,也是七连的雷爹,超期服役的老兵。他恩威并施,特护犊子。

6、平河--编号280

平河是七连神枪手,江苏人,在战场上百发百中,弹无虚发,是个很低调的实力派,人狠话不多的神枪手,他沉默寡言,外冷内热。

不得不说长津湖七连人物真的是各个都是人才啊,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魅力,他们都是人才,他们都被赋予了特别的魅力,他们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看了之后是不是更期待钢铁七连,期待长津湖了!

长津湖战役历史真相有多惨烈

经过近两百天的拍摄,战争史诗巨制电影《长津湖》拍摄完成。在杀青现场,主演吴京、易烊千玺和导演林超贤一起举瓶“碰杯”留念。

这部待映电影描述的真实历史场景究竟是怎样的,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严酷的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一路追击,扭转了战争局势。在零下40多度的极端天气,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们被冻成冰雕,却始终保持着战斗的姿势。这样的英雄故事,怎么不让人闻之落泪?71年后,博纳影业将这段冰与血凝聚的战役——“长津湖之战”搬上大银幕,在令人泪目的同时,也将带着人们重回当时的历史场景之中。

提起朝鲜战争,就不得不说一场战役,那就是长津湖战役,这场战役不仅是中美两国的激烈交锋,直到现在都在两国军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印象深刻的原因不仅仅是战斗的激烈,还有恶劣的天气。长津湖战役是在1950年11月27日打响的,到12月24日结束,正是寒冷的时候,而且更为糟糕的是当时的长津湖地区遭遇了50年不遇的严寒,最低气温甚至降到-40℃。

零下40度是什么概念,可能很多南方的朋友都不了解。据志愿军老兵刘伯清回忆说:“冷到什么程度呀,讲了你都不敢信,战士的耳朵被冻得硬邦邦的,一碰整个就掉了,一点都没的知觉喽!”

而且志愿军并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20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朝鲜战争形势图

参加长津湖战役的是我军第9兵团,长期久居江南,很多士兵连雪都没见过,几乎是没有任何后勤准备便来到了东北准备入朝。

当熟悉朝鲜高寒气候的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看到第九兵团的战士们的单衣单裤时十分震惊,立即警告道:“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把你们冻死了!”

他立即将库存的5万件日军大衣、棉鞋全部拿出来调给9兵团使用,东北边防部队的干部战士也脱下身上的衣帽送给9兵团战士,可这么一点临时调拨和脱下的衣帽,也有很多没能来得及送上入朝的火车。

所以长津湖战役我们虽然是在与敌人作战,但实际上也在与严寒作战,长津湖战役中,后者对我们的杀伤力更大。

相比我军简陋的衣物,美军的后勤则要好的多,美军每人都有一件大衣和一个鸭绒袋,还有防寒帽、厚呢军装、毛衣、大衣、毛袜、皮靴等。连队还装备棉帐篷、火炉等。饮食上,有饼干、罐头、饮料等,甚至还有火鸡、火腿、苹果派等“感恩节大餐”。

但是即便如此,美军仍然感到不满意,因为吃喝实在挑不出毛病,美军就开始抱怨了武器,一位参战的美军中士在回忆这样写道:“想象一下怎样对付手中的卡宾枪吧,那钢家伙是冰,你赤手碰它就会被粘住,甩掉的唯一方法就是舍去一层皮。”

至少你们还有手套,再不济可以将枪支缠上布条,而我军的战士不仅棉衣短缺,很多还拿着日军的武器,却没有丝毫的抱怨。

长津湖真实冻死照片(长津湖冰雕连是真实照片吗)-第21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除了恶劣的天气外,长津湖地区山峦叠嶂,山高林密,道路狭窄,自然环境也异常恶劣。美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曾对美军战史学家谈道:“长津湖地区根本不适合军事行动,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会想去征服它。”

战争打的就是出其不意,打的就是敌人预料不到,正因为美军认为这地区不适合作战,所以我们就偏偏选择在这里对美军进行迎头痛击。成吉思汗办不到的事情,我们的战士办到了。

虽然气候和环境恶劣,但是志愿军战士们仍然完美地穿插、分割、包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