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五子良将”之首到底是谁(曹营五子良将之首是谁?)

baihua 16 0

大魏“五子良将”之首到底是谁

于禁

曹营五子良将之首是谁?

张辽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首,是曹操最信赖、最倚重的外姓将领。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以数千人击溃孙权十万大军,使得整个吴国为之震颤,吴国的母亲们经常拿张辽来吓唬小孩,听到张辽的名字,小孩们都不敢哭泣,只能乖乖睡觉。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五子良将都有哪些特点

如题
五子良将之首---张辽 本姓聂,字文远,雁门马邑人。性情沉稳,心细如发,如征陈兰;武力过人,胆气盖天如合肥之役;谋略精深;
五子良将之首---乐进 字文谦,阳平卫国人。眼光卓越,如在曹操还没成名的时候,就投靠曹操;勇猛,胆略过人,带兵有方。
五子良将之躯---张郃 字俊乂,河间鄚人。料敌先机,善于观察地形,排兵布阵,且有勇。其兵法之用连诸葛亮都忌讳,举荐人才。
五子良将之胯---于禁 字文则,泰山钜平人。能征惯战,如战黄巾中的表现,攻袁绍时表现得忠贞不二,宁死不降。但又有屈膝卑颜,关羽水淹七军后又乞降。
五子良将之足---徐晃 字公明,河东杨人。“俭约畏慎,鞠躬尽瘁”。曹操称赞徐晃:“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

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为何排不进五子良将?

大魏“五子良将”之首到底是谁(曹营五子良将之首是谁?)-第1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大魏“五子良将”之首到底是谁(曹营五子良将之首是谁?)-第2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大魏“五子良将”之首到底是谁(曹营五子良将之首是谁?)-第3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许褚,典韦的能力不足以被排进“五子良将”的行列之内;而夏侯惇,夏侯渊的地位,则远远超出了“五子良将”的标准了。三国年间,群雄辈出,豪杰蜂起。魏武帝曹操,手下人才济济,自己也是雄才伟略,无人能比;

因此,他创立了“三国”之中国力最雄厚,幅员最辽阔的“曹魏势力”。曹魏名将无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五子良将”了。据《三国志》记载,是说“时之名将,五子为先”。

大魏“五子良将”之首到底是谁(曹营五子良将之首是谁?)-第4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不过五子良将之外,曹魏尚有很多知名度不亚于五子良将的大将:比如说虎痴许褚,恶来典韦,和“夏侯”两兄弟。为什么他们没有入选这个榜单的行列之内呢?首先,许褚,典韦,是曹操信赖的“斗将”。

他们一直以来,都负责贴身保护曹操的人身安全,基本上没有独自领兵作战的机会。所以,他们鲜少立下战功(当然,这两人也没有什么行军作战的天赋);所以,不能被排进“五子良将”的榜单。

大魏“五子良将”之首到底是谁(曹营五子良将之首是谁?)-第5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夏侯惇,夏侯渊呢?这哥俩的地位,在魏国诸多名将中,可以说“万人之上”,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徐晃,于禁,张郃,乐进。不论是哪个时期,五子良将的军权和官职,都没有爬到过“双夏侯”的头上过。

《三国志》中,将夏侯兄弟,和曹家将领,一同排在《诸夏侯曹列传》中,已经说明他们的身份非同一般。为什么这么说呢?人家是曹操的“家里人”。

大魏“五子良将”之首到底是谁(曹营五子良将之首是谁?)-第6张图片-百花生活百科知识分享

曹操虽然有着“唯才是举”之名,但是他对于“军权”这种随时可以颠覆自己权柄的火药桶极其敏感。不论是夏侯渊多么“白地将军”,夏侯惇多么屡战屡败,这哥俩始终都是曹魏的最高军事长官。“五子良将”还要往一边站。

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有多厉害?关于张辽的三大谜题介绍

张辽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其实张辽跟随过的主公有很多,丁原、何进、董卓、吕布,吕布被曹操击败以后张辽才转投曹操麾下。此后张辽在白狼山之战大破乌桓,又击败陈兰、梅成。合肥之战张辽差点带兵杀至孙权主帅旗下,令吴军威风丧胆,经过此役张辽威震江东,他也位列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实际上关于张辽还有三大谜题没有揭开,这次就为大家讲讲这三起事件。
张辽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也是五子良将之一,张辽早期跟随过丁原、何进、吕布等人,后来,吕布被曹操击败处死,张辽投降曹操,成为曹操手下得力大将。
史书记载,张辽武力过人,勇猛善战,斩单于蹋顿,平定陈兰、梅成之乱,特别是在合肥之战中,以七千人击败孙权十万大军,还差点活捉了孙权,威震逍遥津,吓得江南小孩晚上听到张辽的名字都不敢哭。
然而,在正史记载中,张辽身上,有三个未解之谜,争议很大,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个,张辽和关羽解白马之围,关羽表现出色,在万马军中斩杀颜良,张辽为何没有任何表现?
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交战,袁绍派大将颜良进攻白马,曹操派张辽和关羽为先锋,救援白马,关羽在万马军中,策马将颜良斩杀,袁绍诸将无人能挡。
史书记载关羽斩杀颜良,非常精彩,而同去的张辽,居然没有任何表现,史书没有记载张辽的行动,这非常令人不解。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除了《三国志 关羽传》,还有曹操的纪传。
《三国志 武帝纪》记载: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馀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
但是,在《三国志 张辽传》中,却没有记载,张辽是什么表现?张辽当时在做什么?指挥军队?还是稳住军阵?还是睡着了?
这么重要的一场大战,关羽的表现记载的绘声绘色,为何张辽就只字不提呢?还是张辽当时就是个摆设?
第二个,合肥之战,张辽和乐进,到底谁是主将?
合肥之战,有人说张辽是主将,有人说乐进是主将?到底谁是主将?
孙权率十万大军攻打合肥,当时,合肥守将有三个人,张辽、乐进和李典,合肥守军只有七千人。七千打十万,兵力悬殊,曹操为了这一仗能打赢,给张辽等人送来了一封信,明确告知,孙权到了,张辽和李典出战,乐进守城。
《三国志张辽传》记载: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皆疑。
按理来说,主将一般都会在大本营坐镇指挥,或守城,或稳坐中军帐,很少听说主将上战场拼杀的。
因此,这场战役,谁是主将?
第三个,张辽和于禁,谁才是五子良将之首?
曹魏五子良将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这是陈寿《三国志》的排序,因此,有人说,张辽是五子良将之首,而有人说于禁是五子良将之首?
赞成张辽是五子之首的理由是,张辽很会打仗,深受曹操重用,后来官至前将军,而且,陈寿将五人合传,张辽为第一。
而赞成于禁为五子之首的理由是,于禁在同一时期,地位最高,左将军,假节钺,且是五人中唯一的一个假节钺,其余四人均为假节,终他们一生都没有假节钺。
《三国志 于禁传》记载: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
假节钺是古代君王授权中规格最高的,于禁成为外姓武将中唯一一个假节钺,因此,也成为外姓武将第一人,凭这就可以认定于禁是五子之首。
俗话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上三个争议的焦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