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将纽交所上市
继虎牙之后,又有一家直播公司将在纽交所上市,它就是斗鱼。据媒体报道,斗鱼将于7月17日在纽交所上市。那斗鱼发行价是多少?腾讯占斗鱼多少股份?
媒体援引知情人士说法称,斗鱼确定在美国东部时间7月17日登录纳斯达克交易所。7月2日更新的招股书显示,斗鱼2019年一季度营收为14.89亿元(人民币,下同),相比上年同期的6.67亿元增长123.24%;净利润为1820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亏损1.56亿元增长111.67%。调整股权激励费用后,调整后净利润353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调整后净亏损1.50亿元增长123.55%。

根据招股书介绍,腾讯目前拥有斗鱼40%的股份,为斗鱼最大股东,斗鱼创始人陈少杰目前持股14.3%,创始人兼联席首席执行官张文明目前持有3.2%,公司董事和高管共18.6%的股份。
事实上,在此之前,斗鱼屡被传出上市消息。直至今年4月,斗鱼才正式宣布上市消息。据悉,斗鱼股票代码为DOYU,暂时未透露发行价。一旦成功上市,斗鱼能否追上直播第一股虎牙呢?
纽交所为何决定将蛋壳公寓ADS摘牌?
纽交所决定将蛋壳公寓ADS摘牌是因为蛋壳公寓多次违规不适合继续交易。
据报道,纽约证券交易所4月6日宣布,其监管部门“纽交所监管局”工作人员已决定启动程序,将蛋壳公寓从纽约证券交易所摘牌。蛋壳公寓的美国存托股(ADS)将立即暂停交易。
今年3月15日,根据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手册第802.01D节,纽交所监管局暂停了蛋壳公寓ADS的交易。而今日,纽交所监管局已确定,蛋壳公寓不再适合继续上市。
今年2月和3月,蛋壳公寓并未按照纽交所监管局的要求提供一些信息。此外,纽交所监管局也注意到,蛋壳公寓未能及时、充分和准确地向其股东和投资公众披露信息。
另外,蛋壳公寓并未正在指定期限内递交Form 6-K表格(提供半年度财务信息),也没有就此次申报拖欠情况进行必要的新闻稿披露。

扩展资料
蛋壳“暴雷”的主要原因:
一定程度上,蛋壳利用“先收晚付”形成资金池进行扩张的模式,通过不断吸收新租客租金、利用资金流时间差来维持看似正常的运转。不过,一旦遇到经济下行期或诸如新冠疫情这种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租客减少,如果没有外部“输血”则很难维持运转。这也是蛋壳“暴雷”的主要原因之一。
受租售并举利好政策刺激,为了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蛋壳自2017年开始大举扩张,到2019年已被第三方机构评为中国最大与增速最快的共享居住平台之一。
2017-2019年三年时间,蛋壳的运营城市从6个增至13个,运营房间数则更是从5.2万间扩张至43.83万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6.3%。
相反,出租率却未能与房屋运营间数的增加保持同步。即使在新冠疫情之前,蛋壳房屋的出租率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7年为85.8%、2018年为76.9%、2019年为76.7%。
看似收入逐年倍增,但增速也明显放缓。蛋壳在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71亿元,相比2018年的26.75亿元增长了166.5%。2018年的营收相比2017年的、6.568亿元增长307.3%。
虽然长期亏损在互联网行业中并不少见,但良性发展势态往往是,随着时间推移亏损逐年收缩或保持相对平稳。
蛋壳过去三年的财务状况则呈现“收入越多亏得越多”的特征。体现在经营利润上,2017年至2019年的经营亏损分别为2.19亿元、12.21亿元和31.51亿元。
经营活动无法产生正向现金流,自身不具备造血能力的情况下,持续的对外投资导致大量的资金输出。因此,蛋壳必须依靠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支持来维持现金流平衡。
再看一组数据,蛋壳在2019年的净亏损为34.35亿元,2019年的筹资现金流入为101.29亿元,筹资现金流出为79.79亿元。
这意味着蛋壳的经营性亏空主要通过外部融资来弥补。蛋壳不仅依托于持续的融资维持其高速扩张的经营模式;而且蛋壳筹资取得的资金主要为1年以内的短期资金,从而对蛋壳的现金流管理能力提出较大的考验。
这种“借新还息”的滚雪球模式带来的结果是,蛋壳的财务杠杆高企,同时承担大量的财务成本,对其利润产生进一步的侵蚀。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纽约证券交易所表示,不再计划将三家中国电讯运营商摘牌,这又发生了什么?



2020年12月31日,纽交所宣布,根据《纽约证券交易所监管条例》相关规定,将对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香港)启动摘牌程序。除牌的依据,是2020年11月12日美国总统签署的13959号行政命令。该命令要求从2021年1月11日起,禁止美国人投资任何和中国共产党军事相关的证券,或基于该证券的衍生品。

对于纽交所的行为,中国外交部和中国证监会先后表态。中国证监会认为,三家中国公司发行美国存托凭证(ADR)并在纽交所上市已经接近或超过二十年,一直遵守美国证券市场规则和监管要求,受到全球投资者的普遍认可。纽交所直接公告启动对三家公司的摘牌程序,是由美国政府针对所谓“中共涉军企业”的行政命令引发的。美方出于政治目的实施行政命令,完全无视相关公司实际情况和全球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规则和秩序。

针对此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4日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滥用国家力量,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无端打压中国的企业。美方有关行径严重违背了美方一贯标榜的市场竞争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

三大电信运营商公告:尚未收到纽交所的摘牌通知
1月4日,三大运营商在港交所齐发公告称,尚未收到纽交所的摘牌通知。
中国移动在港交所公告称,注意到纽约证交所监管部门职员已决定对包括公司的美国存托股票在内的三家发行人的证券启动下市程序,公司尚未收到纽约证交所就上述将公司美国存托股票下市的决定的通知。
同日,中国联通公告,于公告发布之时,公司尚未收到纽约证交所就上述将公司美国存托证券下市的决定的任何通知。公司对纽约证交所的决定和行动表示遗憾。公告称,公司估计纽约证交所的有关决定和行动将对公司的普通股和美国存托证券的交易价格及交投量产生影响。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相关事项进展,并研究考虑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随后,中国电信也在港公告,于公告发布之时,公司尚未收到纽约证交所就将美国存托股份下市的决定的任何书面通知。公司对纽约证交所决定和行动表示遗憾。纽约证交所将公司美国存托股份退市的决定可能对公司的H股股票和美国存托股份的交易价格及成交量产生影响。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相关事项的进展,并正在考虑相应方案和寻求专业意见,以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中国通信三巨头在纽约交易所集体退市,这一做法将意味着什么?



日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发布公告,称将在纽约交易所集体退市。但实际上这并非是指这三家企业自行决定退市,而是因为纽约证券交易所要求这三家企业退市纽交所为何要要求这三家企业退市,我认为主要是希望打压中国企业。近几年中概股在纽交所市场上如鱼得水,活得越来越好,虽然出现了像瑞幸咖啡这样的丑闻事件,但是依旧不能影响中概股总体走高的趋势,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在疫情期间崛起的线上教育公司以及传媒公司等。而美国做出这一举措,可能是为了进一步的刺激美国经济市场和各个产业链的恢复,因此要把中国的上市公司先驱逐出本地市场。我认为美国这一做法主要意味着以下几点。
一、美国希望能够刺激自身产业的发展近一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原因,导致美国很多产业都受到了影响,这不仅导致了美国的经济发展停滞,还导致了很多产业恢复受阻,但是反观中国则在2020年下半年就已经很好的控制住了疫情扩散。因此美国非常恐惧,中国在此时迅速迎头赶上,危及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尤其是在经济方面的赶超让美国心生恐惧,因此才要制裁多家中国企业,其中也包括了要求国内生态运营商退市。

二、美国想尽可能多地消除中国制造对美国的影响
由于中国在2021年经济发展势头正劲,因此美国希望能够削弱中国对美国的经济影响,重回美国自身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地位,因此美国决定将三大运营商踢出国内。

三、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中国三大运营商在美国活得太滋润了,美国政府看不下去
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和美国本土运营商相比,我国的三大运营巨头能够为美国的股东带来更多的收益率和更稳定的经营业绩,因此美国为了削弱这一现象,同时美国对本土企业运营商的信心,将我国的三家运营公司均踢出国内。

洋葱集团5月上旬将登陆纽交所,这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洋葱集团是一个跨境电商,他的母公司是onion global limited,根据天眼查APP显示洋葱集团从15年至今获得过好几个资本的支持, 公司6年不断的融资,已经超过5亿人民币,而且融资数额也是非常的大,公司发展的也是越来越好。

洋葱集团旗下有好几个有限公司像广州洋葱时尚,广州越洋无界互联网有限公司,等近50家子公司。业务范围也是非常的广,集团的主要业务是全球品牌孵化及跨境直卖电商,所以平台上有许多品牌,还有许多品牌合作伙伴,种类也是非常的多。

集团有三个大的方面,一个就是电商,还有一个就是跨境供应链,最后一个就是洋货百科。公司盈利利润每年都在逐步上升,都在成倍的上升,虽然数据不断的增长,洋葱集团风险也是有的。洋葱集团已在全球5个国家建立了发货商,还在国内有8个境内仓,运输的也是非常的快,短则一天,最多也就5天。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为它提高了盈利能力。品质生活品牌是中国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品类别,线上渠道的生活品牌业越来越多,盈利也是10分的丰厚,洋葱集团的一体化koc渠道,恰恰顺应了现在当下新兴消费习惯。

洋葱集团向美国证券交易所递交招股说明书,以OJ为证券代码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将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品质生活平台,他的总裁有着18年的零售经验,深度合作的品牌已达4000多个,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它的平台上,koc会根据用户的喜好提供购物建议,用户体验感也非常的不错。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品牌快速的落成和成长,极大的推动了电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