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是什么时候?几点后不能出门
中元节是什么时候
大部分地区的中元节是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有的地方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四这一天。因为大部分地区的中元节都在七月十五这一天,所以人们通常将其称为七月半。在民间世俗里,七月半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不忘根本。在佛教里,七月又称欢喜月、佛欢喜日、吉祥月,报恩月。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后期的七月半习俗,可以说是世俗、道教与佛教的融合。
几点后不能出门
传统认为,中元节晚上六点半之后就不宜出门 ,但如今的人都避免不了晚归,所以 大家在晚上十一点之后尽量不要出门 ,因为此时属于子时,这个时间点阴气最重。中元节是中国的传统的节日,也是民间常说的鬼节。自古以来鬼节就有着不同的习俗与说法,其中最早的时候,七月半还是一个吉祥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但是到了现在,人们主要是祭司为主,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祭祀祖先。而中元节的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不同地区的中元节习俗可能有点不大一样。
中元节几点之后不能出门
中元节可以出门,但是尽量少出门。
中元节,又称七月半、鬼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民间有一些禁忌和习俗,以示对鬼魂的敬畏和尊重。关于中元节是否可以出门,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但在民间传统中,有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建议在晚上尽量避免外出。
首先,民间认为农历七月是地府鬼门大开的时候,万鬼都从阴间来到人间,探视亲友子孙或寻求供奉。为了防止与鬼魂相遇,人们通常会在晚上避免外出。特别是孤单一人的时候,更容易受到不明物体的侵扰。所以,在晚上尽量不要单独外出,以降低潜在的风险,但是想出去还是可以出去的。

中元节的习俗介绍:
1、中元普渡
中元是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
2、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2022中元节鬼门大开是几点_2022年8月12日是鬼门开吗
说到鬼节想必很多人都不清晰,但是说到七月半没有一个人不知道,由于民间传说中元节鬼门大开,所以大家对于鬼门大开的时间尤为关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2022中元节鬼门大开是几点。
2022年8月12日是鬼门开吗
看地方的说法,但是大部分地区都是这么说的,2022年鬼门开是8月12号农历七月半。民间说法,,7月半,鬼门开,所以,一些胆子比较小的朋友,今天半夜出来走在路上,心中难免发毛。
2022中元节鬼门大开是几点
七月十五的凌晨(00:00分。)。
从传统的说法上来看,鬼门是在农历七月初一这一天是“鬼门关”初开的日子。不过真正的打开时间时间农历七月十四的晚上(23:59分),也就是七月十五的凌晨(00:00分。)在民间则是认为,七月初一是“鬼门关"初开的日子,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这段日子里,地府鬼魂返回阳间跟亲人团聚。
中元节鬼门开有哪些禁忌
传说中中元节就有孤魂野鬼在游荡,禁忌里面说这一天不要有招鬼的动作,比如天黑了不要打口哨,不要有人喊你名字就一口答应。晚上不要带小孩出门,不要晚上照镜子,要不镜子里面能看到鬼,不要去坟场等等之类,要不就会有鬼上身或者被鬼勾魂去了,不管这里传说是不是真实,但是我们能避免还是要避免,以免自己某些方面不顺利起疑心。当然属于无稽之谈,但是为了自己不要和传说作对。
中元节八大禁忌(中元节又叫鬼节切记还不能干这几件事)
在民间,中元节又被人们称之为鬼节,这是一个专门为了缅怀先人而设立的节日,千百年来,中元节的发展慢慢有了一些迷信的色彩。尤其是很多老一辈的人,往往会告诫晚辈,中元节这天不要出门,因为在这天很容易沾上不干净的东西。中元节还有什么其他的禁忌吗?我们一起听听老祖宗怎么说。

早清明,晚十一,不早不晚是七月十五
清明节和十月初一都是民间特殊的节日,在清明节这天,人们往往会早起,在十月初一这天会晚睡,但是按照老祖宗的说法, 不早不晚是七月十五,意思是说,七月十五这天既不能太早出门,也不能太晚归家。
按照民间的传统习俗,农历七月十五这天是需要上坟祭祖的,由于大多坟地都在荒郊野外,因此上坟祭祖往往一忙或活就是一整天。老人认为,七月十五这天是鬼节,这些东西一般在晚上出没,因此不要太早或太晚出门,实际上这和天气情况有较大的关系。
农历的七月中旬正是初秋,山上很容易藏有毒蛇毒虫和野兽,尤其是在古代光电技术并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夜晚在山上行走,很容易被毒虫咬伤,轻则伤害身体健康,重则要了性命。因此,老祖宗们才会用不早不晚是七月十五来告诫晚辈们,不要在夜晚时在深山上逗留,以免被毒虫咬伤。
不要乱说话,不要乱捡东西
七月十五毕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鬼魂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其中一个部分,虽然七月十五这天主要是用来缅怀先人,但是我们对于历史传统还是要有一定的敬畏意识。
老人认为七月十五这天不能乱说话,更不能说一些不敬的话,尤其是不要扯上有关鬼怪之类的词汇。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封建迷信的色彩,实际上是在教导我们要有敬畏意识,要做到尊敬和尊重。
另外,老人认为这天不要乱捡地上的东西,更不要随便地踩踏冥币,这看似是一种封建的思想,实际上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中元节这天是人们祭祀先祖的日子,在我国的传统当中一般会用烧纸钱和撒冥币来表达对于先人的缅怀,如果这天捡了别人的冥币,无异于践踏了别人对于先祖的思念之心,因此,民间才会用这种方式来教导我们不要乱捡东西。
晚上不要游泳,半夜不要晾衣服
老人们常说,中元节这天阴气比较重,因此傍晚时分不要到河里去游泳,因为水中可能会有水鬼,这些东西可能取人性命,拉人当替死鬼。另外,半夜不要在室外晾晒衣服,尤其是小孩子的衣服,应当拿到室内,否则容易被不干净的东西沾上。
这些东西乍一听起来比较唬人,实际上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七月十五的天气已经转凉,尤其到了夜晚十分,河里的水也慢慢变凉,如果到了晚上在河边游泳,很容易由于凉水的刺激而导致身体肌肉发生痉挛,从而诱发生命危险。再者,晚上视线不好,如果游到了深水区,或者是腿被水里的水草缠住,也可能会遇到生命危险,因此,老人才告诫我们不要在这天晚上游泳。
至于不要在半夜晒小朋友的衣服,这是因为晚上秋露比较重,经过一晚上的晾晒,衣服可能会比较潮湿,影响第二天的正常穿戴,因此不妨把衣服拿到室内自然晾干。
中元节,吃三宝
我国的传统节日总是和美食分不开关系,比如端午节时我们会吃粽子,而在中元节也有三宝之说。这三宝分别是鸭肉、扁食、大蒜。
由于鸭压同音,因此老人会说,在这天吃鸭肉可以压住一些邪物;所谓吃扁食主要是吃饺子包子之类的食物。据说,在中元节这天吃这三宝,可以有祈福之用。
古代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差,一年到头可能没几顿饱饭,因此,人们经常把过节和美食结合在一起,为的就是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大家可以敞开肚皮好好的犒劳一下自己,其中的祈福不过是一个幌子,借机改善生活才是真的。
总之,中元节是我们传统的鬼节,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关于这天有不少的传说和禁忌,你还知道有哪些对中元节的禁忌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中元节又叫鬼节?晚上8点不宜出门?4件事不能做!老习俗不要忘
正所谓“七月半,鬼乱窜”,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之时,老人都会嘱咐年轻人别在外面玩得太久,晚上早点回家,不然很容易“碰到鬼”。那么问题来了,中元节为何叫鬼节?晚上8点不宜出门?3大习俗要牢记!
01、中元节为何叫鬼节?
中元节是祭祀的节日,古人为了表示对先祖的敬畏,每年农历七月果蔬丰收后,都会先祭祀给祖先,也被称为“秋尝”。
大家都知道中元节这天晚上忌讳出门,其实最早之时,这是个“夜游”的节日。
北宋之时,中元节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每当节日来临之前,人们会先购买祭祀用品,中元节当天还会准备美食佳肴用于祭祀。
到了晚上之时,人们也会成群结队的走出家门,逛夜市、看表演、放河灯。
明代开始,中元节“夜游”盛典更为磅礴,从七月十三这天河两岸观灯之人就已聚集。
后世中元节为何又有浓重的鬼神色彩,成为人人忌讳的“鬼节”呢?
其实,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自佛教汉化后和儒学祭祀相结合,因而有了七月半的盂兰盆节,就此中元节也成为普度众生、悼念先人的节日。
与此同时,七月半在道教文化中有“说道救赎”的文化。
随着统治者对佛道大力推崇,因而使得中元节也出现了很多神秘色彩。
如民间认为,每到七月半之时,“地狱之门”会打开,鬼会借机来到人间。
此时阳间的人可通过烧纸钱、烧衣服、摆酒肉祭祀,希望祖先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健康。
02、晚上8点不宜出门?
在民间看来,中元节这天尽量别去外面玩,就算在外面玩了也要尽早回家。
主要是这天是“鬼门大开”之日,阴气比较重,可能鬼魂会四处走动,大家极有可能碰上“脏东西”,可能接下来一段时间会有霉运。
尤其是在夜间11点到凌晨1点,也就是之时,为一天阴气最重的时候,此时尽量别在外面逛悠。
老人认为,晚上8点前回家最好,这样不会沾上霉气。
与此同时,中元节晚上,不少人会在路口边烧纸钱,那些胆子小的人看了后可能会胡思乱想,甚至会被吓到,夜间难以入眠。
而中元节也已迎来立秋,晚上比较凉快,身形单薄的人容易着凉。
与其这样,还不如早点回家睡觉。
民间也认为,夫妻之间这一天尽量别行房事,将时间留给先人。
除了晚上不出门外,还有下面几个忌讳:
1、不吃贡品
中元节之时,很多家庭都会摆放鸡鸭鱼、馒头、酒等贡品,而这些贡品是不能吃的,专门留给先人“品尝”的。
民间认为,如果吃了贡品,那先人就会生气,进而不愿意待在家里,也不会为家里祈福,子孙后代霉运变多,因此贡品是不能动的,大家要看好孩子,别让其随意拿吃。
2、别串门
中元节这天是不能随意串门的,尤其是出嫁的女儿不能走亲戚,也别随意回娘家。
而农村人有串门的习惯,不过中元节这天也不能去别人家里。
毕竟这天大家都会为先人烧纸祈福,如果再回到别人家里,大家会认为冲撞鬼魂,犯了忌讳,别人会浑身不舒服。
3、忌喊名字
在鬼节这天,一定别直呼朋友的大名,尤其是晚上,喊别人名字,可能会被“鬼魂”缠上,进而出现不好的事情。
此外,和朋友一起走路时,也别拍人家的肩膀。
老人认为,人肩膀上有把火,不能随意乱拍。
当然,晚上也忌讳拍照。
4、别去河边
在中元节这天,大家就算出门走动,也千万别去河边,毕竟水属“阴”,民间认为鬼魂回到人间后,喜欢在河边待着。
如果大家去河边散步、聊天,可能会撞到鬼魂,进而会有不好的事情出现。
03、三大习俗要牢记
1、祭祖
中元节这天,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祖,摆上供桌,将美食佳肴放在上面,且一日三餐供茶水,以表达孝道,希望先人保佑后代。
2、烧纸
老人认为,中元节这天烧纸,先人在阴间就可收到有价值的钞票,进而购买东西,在另一个世界不缺钱花。
而为了保证纸钱不被孤魂野鬼抢走,也有人会写上先人名字。
3、祈祷丰收
因中元节已在立秋节气之中,此时庄稼也即将进入成熟期,因而除了祭祀先祖外,农民也会祭祀大地,希望接下来能迎来丰收。
中元节的忌讳和习俗很多,但每个地方都有不小的差异,你们那边有何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