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干妈是哪里人。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典故。好像说的就是朱元璋的干妈。盱眙属于安徽凤阳府朱元璋老干妈家住明光抹山脚下小孤庄,性汪,在朱元璋落难时她帮助过他,并认为干儿子。洪武三年(1371年)朱元璋派人传旨要他老干妈家派人进京受赏。合计多时还是由汪氏亲往,看看干儿子,正愁,带什么去呢?忽听门外“嘎嘎”两声,她喂的两只看家的大白鹅伸长脖子,一晃一晃地走进屋来。汪氏高兴地笑着说:“你们也想见我干儿子呀!” 晚明光包集老家老糟坊老板包二提一坛酒找上门来。这包二几代酿酒,原在石坝开酒坊,因明光发展迅速,便酒坊迁到了明光。包二乳名“二骡子”,当地买好酒,便要“骡子酒”。多难听。听说汪氏要进京见皇帝,他机灵一动,何不托汪氏求皇帝给他赐个酒名。包二说明来意,汪氏一口应允。
到京后汪氏见到皇帝,朱元璋问及干妈手中的鹅毛和空酒坛子是怎么回事?听了汪氏的叙述,朱元璋忙扶起汪氏说:“干妈呀,这鹅毛我收下了,这酒坛我也收下 了”,感慨地说“老干妈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说着又捧着空酒坛闻了闻:“好酒,好酒,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干妈心意有,老干妈心意有,长江水胜似 酒。”提到酒汪氏突然想起二骡子委托的事,他让朱元璋给赐个名子,朱元璋随口道:“明光,这名不是很好吗?”汪氏也跟着重了几遍:“明光,明光,这酒就叫 明光酒,好!”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出处徐谓《路史》 典故简单说就是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与西域回纥国使者缅伯高之间的故事。就是缅伯高运送贡品的途中,有只珍禽白天鹅飞了,而缅伯高只抓住了一根鹅毛。后来朝见唐太宗的时候,缅伯高就用这根鹅毛和一首诗得到了唐太宗谅解
朱元璋母亲是那里人
朱元璋的母亲陈二娘。祖居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元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今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不料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庄稼被蝗虫吃得干干净净。祸不单行,接着又发生了瘟疫。一时间,家家户户都死人,一个村子中一天中竟死去十几人,甚至几十人。 不久,朱元璋家也染上了瘟疫,不到半个月,其64岁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陈二娘先后去世。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朱元璋,从起兵到称帝,用了几年,履历是怎样?
曾参考:出生日期: 公元1328年10月21日
即位日期: 公元1368年1月23日
所以即位年龄40岁
请问,朱元璋,从起兵到称帝,用了几年,履历是怎样?
朱元璋从起兵到称帝用了15年时间,在1353年起兵,1368年称帝。
朱元璋履历:
1328-1344年放牛,饱受地主刘德欺辱,1344年黄河泛滥成灾,眼睁睁看着父母、兄弟活活饿死,无钱入殓,期间内心得到极大炼打。
1344-1347年做和尚,遭受其他和尚欺压,主要工作是讨饭,期间仔细研究了淮西地理、山脉、风土人情,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见识,认识了很多一样讨饭的豪杰。
1347-1352年,做有信仰的和尚,经受其他和尚排挤,主要工作是撞钟,期间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明教。
1352-1368年造反,凭借一身豪杰气概,勇往无前,善用士绅,先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三大劲敌。
1368-1398年称帝,期间火烧庆功楼,想为子孙永固龙威,使皇权极度膨胀,因此埋下衰亡伏笔。然大力发展内外贸易,几十年时间让中国的农工商全面发展。
放牛娃朱元璋和一代宗师张三丰,他俩是否认识?
不认识。张三丰(1247或1264),文始派传人,武当派祖师,传说生于南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名君实,字全一 ,(此为一说,另一说法为君宝)别号葆和容忍。元末明初儒者、武当山道士。善书画,工诗词。另有一说其为福建邵武人,名子冲,一名元实,三丰其号,1264年出生于今辽宁省黑山县姜屯镇土城村.
《明史·方伎传》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有一说,因其不在意衣着穿戴,衣服鞋子很破烂又号张邋遢。
但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张三丰生于十三世纪四十年代,洪武初年(1368年)他已经120岁了。这么大年龄还能跑到深山中搞建设,着实令人惊叹。
更令人惊奇的是,“洪武庚午,(三丰)拂袖长往,不知所在”,1390年,张三丰一甩袖子走了,不知去了那里。而此后不久,朝野上下掀起了一个寻找张三丰的热潮。
先是朱元璋派人到武当山找张三丰,均不得见。有人说他可能去了山东青州的云门山洞窟中。朱元璋的马仔们行色匆匆追到青州,根本没看到什么张三丰张四丰。
朱元璋找张三丰,据说是为了清理道教,“若能碰到张玄玄,就让他来一趟,跟我谈谈”,找寻的心情还不是很迫切,属于有一搭没一搭。
三品清官被撤职回乡没盘缠,朱元璋听说后却将他直接处死,这是为何?
痛恨贪腐的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对待一个清官?三品清官被朱元璋处死这件事就是一个人间悲剧,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朱元璋作为明朝制度的制定者,很多事情制定得不科学,还有就是古代制度的不完善和封建社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