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饼充饥的故事 画饼充饥的故事简述
画饼充饥的故事简述如下。1、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著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2、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
画饼充饥的故事简介,画饼充饥是什么故事,画饼充饥
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卢毓,在魏国做官,由于他为魏文帝曹丕出了许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为侍中、中书郎。一次,魏文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不能吃的。"
卢毓回答说:"靠名声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发现一般的人才。由于修养高,行为好,而有名的,是不应该厌恶他们。我以为主要的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辩,虚实混淆。"
画饼充饥 ( huà bǐng chōng jī )
解释: 画的意思就是用一个物体来表示另一个物体,充饥就是用一个你有的当做是你想要而又没有的。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欺骗别人。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四字成语】画饼充饥 出处|释义|押韵词|近义词|成语故事
【注音】huà bǐng chōng jī【出处】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三国志·魏志·卢毓传》
【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指用空想来安慰
【结构】连动式
【近义词】望梅止渴、无济于事
【反义词】名副其实
【押韵词】倍称之息、移东换西、脚高步低、监市履狶、劝百讽一、亡不待夕、委肉当饿虎之蹊、运蹇时低、奄奄一息、计日可期、......
【年代】古代
【灯谜】饼干图
【英文】feedonillusions
【德文】mitgemaltenKuchenabspeisen
【日文】空想によって自(みずか)らを慰(なぐさ)める
【法语】serepaǐtred'illusions
【俄语】несбыточный
【成语故事】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中书郎”,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饥饿时不能吃。卢毓经过仔细挑选为曹睿选中中书郎
【成语举例】小生待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六出
【其它使用】
◎ 赵丹走过去一把抢过那画,扮了个鬼脸道:"有什么好笑,画饼充饥嘛。"
词类符号:名词; 时间名词; 方位名词; 处所名词;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机构名; 其他专有名词; 动词;联系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区别词; 数词;量词; 副词; 代词;介词; 连词; 助词;叹词; 拟声词;习用语;缩略语;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语素字; 非语素字;
求画饼充饥的英文故事,对话形式,你可以用中文回答我〈,我会翻译成英文 ,〉谢谢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答案如下:【英文原文】In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220-280), the king of the Wei, Cao Rui, wanted to select a very capable man to work for him. He said to his ministers: 'When choosing a talented person, always beware of one with a false reputation. A false reputation is just like a picture of a cake; it can' t relieve hunger.'
Later, this idiom came to be used to mean comforting oneself with unrealistic thoughts, without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中文译文】
三国时代魏国的皇帝曹睿,准备选拔一个有才能的人到朝廷来做官。曹睿对他的大臣说:“选择人才,不能光找有虚名的人。虚名好像是在地上画的一块饼,只能看,不能解决肚子饥饿的问题啊!”
后来人们就用“画饼充饥”这个成语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
有哪些关于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希望,哪怕这希望只是画饼充饥的空想的名人故事?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沪哗高狙薨缴胳斜供铆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
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
”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
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2、《望梅止渴》此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曹操利用自己的智慧去引诱自己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