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为什么要去logo?
受腰。我也很乐意回答。从最广泛的含义说,奢侈品是永远不可能完全去掉logo。
没错,连Gucci
CEO都说去logo或者缩小logo是一件迎合消费者的事情。
LV新款手袋玩起了缩小monogram面积
还玩起了游戏:隐藏logo。你想高调的时候露出来,想低调的时候就遮掉。有块皮可以遮住logo哦!
但是呢,lv还是提供了多样化的新选择。monogram看多了,直接来字母吧!
以上只是图例,我这是在认认真真答题,完全木有推销的意思。何况也不是我家的(低头角落画圈圈)。
说到底,去logo化是奢侈品品牌迎合消费者在产品上做出修改,进化的决策。他们时刻关注着消费者的喜好,在保持自己品牌文化,特色和消费者的喜好上找一个平衡点。之前在无时尚看到的一句评论觉得很对,不管是有logo无logo,虽然消费者觉得:哼,大牌都要跟着我们的喜好走,但最后买走无logo的还是消费者。其实大家讨厌的并不是logo,而是越来越追求个性化让人没法忍受跟别人背一样的包。而logo多的包最好认。
但我想说的是logo君Vs无logo君其实是风水轮流转啊,也许过个8年10年logo君又热了。毕竟当年人家也红过。
十大奢侈品logo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求一个潮牌服装的名字,大牌,logo潦草看不清
奥特莱斯折后价一件卫衣1000多左右的价格,这个牌子很花哨,许多豹子头和五颜六色的花纹,男女装都有,适合16-30岁左右的青年。也看到路人穿过,但字迹太潦草,很长,一直不知道是什么牌子?很长很潦草,是不是Salvatore Ferragamo?这个牌子LOGO很潦草但是衣服不花不乱基本没有印花,而且这是奢侈品不是潮牌。。。或者是Ed Hardy,这个牌子LOGO是老虎还是狮子什么的,但是LOGO下面的字明显能看清楚而且也不长。。。应该是后面一种吧。。。
请问,GUCCI正品中,上面logo有图中的G和R都是什么意思。请有关资深顾问给予解答,谢谢,求详
GUCCI是意大利的高端奢侈品品牌,其logo上的G和R有着不同的含义。G:这个字母本身是品牌创始人Guccio Gucci的姓氏的首字母,也是品牌名称的缩写。在GUCCI的logo中,G被设计成一个圆形,代表着品牌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在一些GUCCI的产品设计中,G也代表着品牌的高品质和精湛的手工艺。
R:在GUCCI的logo中,R通常代表着品牌的一个系列或者产品线。例如,Gucci Rèplica系列是以“R”为标志的,这个系列的产品都是以品牌经典的款式为基础,采用顶级材料和精湛的手工艺打造而成。此外,在一些GUCCI的产品设计中,R也代表着品牌的传统和经典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在GUCCI的logo中,G和R通常会一起出现,代表着品牌的经典设计和高品质。在购买GUCCI产品时,可以通过检查产品的logo是否清晰、细节是否精致等方面来判断产品的真伪。
你熟悉的奢侈品都偷偷换了logo,是迫不得已还是别有心机?
早在2018年,Dior就已经悄悄开始更换Logo了,但直到2020年5月,Dior才将全球所有品牌实体零售门店与美妆店的Logo更换完毕。Dior不是唯一更换Logo的奢侈品品牌,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近些年来,各大国际奢侈品品牌掀起了一股换标潮,例如Burberry、YSL、Balenciga等都相继宣布更换品牌Logo。
我们都知道Logo代表着品牌的价值,比如一件普通的白T恤,如果印上奢侈品品牌的Logo,其售价会就可能会上涨十几倍乃至更多,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名牌大牌后,Logo已然成为商品的第2张价标。
那么这些奢侈品更换Logo意欲何为?效果又如何呢?
细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奢侈品品牌在更换新Logo时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即简化设计。
2018年9月,法国奢侈品品牌赛琳宣布将去掉Celine中e 上的闭音符,并且调整了字母间距,采用了非衬线字体。
有业内人士猜测,Celine的这一变化是为了解决消费者对法语发音的困难,通过去法语化帮助年轻一代容易读出品牌名称。但部分消费者对Celine的这种亲民化举动并不买账。不少原Celine粉丝认为,“法语拼写体现的是法国品牌自身的文化内涵与独特性,消费者对品牌的追随不仅包括对其产品与设计的喜爱,更包括对品牌深层次文化内涵的认同。而Celine对消费者这一简单的“示好”行为,不仅丢掉了其与众不同的魅力,还丧失了品牌特有的风格。”
英国奢侈品品牌Burberry也隐隐流露出“亲民化”的趋势。Burberry于18年8月宣布推出新Logo后争议不断,这是其近20年来首次对Logo设计作出颠覆性的举动。
Burberry的新Logo去掉了原本标志性的骑士战马图案。不仅品牌营销专业人士对此颇为不满,普通消费者也非常不能理解这一去掉经典的举动,他们认为骑士战马图案恰恰反映了这个品牌原本为皇室和骑士提供制衣服务的贵族血统,而去掉战马图案等同于丢掉了品牌文化。
同时,Ysl也将Logo由之前较为复古的衬线体也替换为现代的非衬线字体,完全失去了原来耐人寻味的悠久的品牌故事。
除此之外,在这场集中换标的风潮中,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旗下男士奢侈品品牌Berluti、Calvin Klein、Kate Spade等品牌也纷纷将原本经典、复杂且优雅的品牌Logo更换为如今看起来都很相似,更为简约却毫无特性的非衬线字体、全大写字母、缩小了字间距的标志。
越是简单的字体,越容易在电子屏幕上进行传播,也利于年轻人以最快的记住它。
在我们的印象中,奢侈品品牌一贯走的是精英路线,关注点应该放在有一定资历和品位的成熟人士身上,因为这一阶层人群有购买力,且对品牌有足够的忠诚度及专一度。
但亲民,年轻却成为近年奢侈品品牌营销的关键词。如何吸引年轻一代成为了奢侈品品牌集体努力的方向,Dior、Gucci、Ysl等品牌都将重心逐渐偏向年轻化经营策略,例如明星代言由曾经的国际巨星,变为更受年轻人喜爱的新生代偶像。利用社交媒体赢得年轻族群的关注度。随着社交媒体快速发展,更换Logo成为奢侈品品牌们贴近靠拢年轻粉丝的关键一步。
为了在社交媒体上吸引到更多年轻的消费者,奢侈品品牌将Logo变得更易传播无可厚非。不过有专家认为,“随着奢侈品品牌的新Logo开始呈现明显的趋同性,业界开始担心更换Logo是饮鸩止渴,最终令品牌因失去辨识度而陷入尴尬。”
总之,虽然新Logo能够让奢侈品品牌顺利与年轻人接轨,但奢侈品品牌的形象塑造依旧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当更换Logo变为一种市场的常规操作时,它是否还能为品牌增添新的形象价值?我们仍未可知。
说了这么多,那么说回本期的主角Dior,Dior在法语中是“上帝”和“金子”的组合,从一开始迪奥logo就并未采用过多的修饰,早期的Dior化妆品上的Logo是全称“Christian Dior”或缩写“CD ,后面为了便于统一,Dior这个符号最为常见。
对Dior来说,换Logo可能真的算不上什么,因为它的“亲民化”可以说是奢侈品大牌中做的最到位的一个,尤其是在中国市场。Dior首位首席数字官Jens Riewenherm曾表示“中国是Dior的关键市场。”
年轻人都爱社交媒体,Dior当然了解社交媒体对年轻人的影响力有多大,充分发挥社交媒体,是Dior年轻化必不可少的一步。为了赢得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共鸣,Dior不仅是第一个拥有官方抖音账号的奢侈品品牌,还是首个在朋友圈销售包袋的奢侈品牌。尽管Dior请网红做代言人,拍摄土味视频广告等自降身价的行为被群嘲太low,但体现在数据上,Dior确实成功了。Dior凭借突出的营销手段成为第六个年销售额超过50亿欧元的品牌,与Louis Vuitton、Chanel、Gucci、Cartier和爱马仕一并稳居奢侈品牌的前列。
在飞速变革的 时尚 产业,显然,Dior将赌注下在了年轻群体上。不论是品牌Logo的顺应潮流,还是代言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年轻化趋势,高贵的Dior不得不自降身价走下神坛来讨好年轻消费者。
文/廖樱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