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可以过万圣节吗?中国人也有万圣节吗

baihua 17 0

中国人可以过万圣节吗?

可以啊虽然万圣节是国外的但是中国人也可以过就相当于中国人过圣诞节一样

中国人也有万圣节吗

万圣节是外国的节日,而这几年,我们中国也开始过万圣节。
一、万圣节的由来:

关于万圣节由来的,传说最多的版本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在中世纪的中欧,曾有过基督教摧毁异教徒的历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庆典从未真正消除,不过以巫术的形式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万圣节里,还留有巫婆的扫帚、黑猫、咒语等痕迹。

二、Halloween一词的产生:

很多民族都在万圣节前夜有庆典聚会,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终约定俗成演变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译成了万圣节之夜。

三、“Trick or treat”的传说:

孩子们今天着装挨家要糖的习俗,据说起源于爱尔兰。古西欧时候的爱尔兰异教徒们,相信在万圣节前夜鬼魂会群集于居家附近,并接受设宴款待。因而,在“宴会”结束后,村民们就自己扮成鬼魂精灵,游走村外,引导鬼魂离开,避邪免灾。于此同时,村民们也都注意在屋前院后的摆布些水果及其他食品,喂足鬼魂而不至于让它们伤害人类和动物或者掠夺其他收成。后来这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就成了孩子们取笑不慷慨之家的玩笑。

至于南瓜灯也至少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人挖空了南瓜又刻上鬼脸点上烛火用以驱散鬼魂的;另一种说是鬼魂点上的烛火,试图骗取人们上当而跟着鬼魂走,所以人们就在南瓜表面刻上一个嘲讽的脸面,用以调笑鬼魂:哼!傻瓜才会上你的当。传说因为首用南瓜的是一位爱尔兰人Jack,所以人们又将鬼脸南瓜灯叫做Jack-O-Lantern。

四、现在的万圣节

万圣节流传到今天已经完全没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它成了一个孩子们的节目,也是年轻人化装舞会的节目。
社会对节日的活动也一直做着正面的引导:要求大人教育孩子们不做恐吓性的恶作剧,也要求大人带孩子一起出门(一般是大人架车停在路边,小孩去敲门讨糖)。大人应该要求孩子只许去门口有节日布置的并点了灯的人家,否则不去打扰。另外讨糖过程的始终必须站在大门口等待,不许进屋,讨回的糖也要交大人检查后才许吃。对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给自家制作的食品也不给未包装的食品。

公共场合以及居家周围的节日布置都是自愿的。鬼脸南瓜灯、白网黑蜘蛛等,都是节日的装点,已全然没有骇人之鬼魅色彩。有的女学生还端端在这时候会买一对南瓜或者鬼骷髅的耳环来佩带。如果有哪家的布置做得过分恐怖了,会遭到有关方面的制止,媒体也会令其暴光,让公众指责。

万圣节的服装,也是万人万相,不是单调的大鬼小鬼了。有许多渠道教授人们如何制作万圣节服装。比如说制作最简单的鬼服就用一张白床单顶在头上,别忘了扣两个洞留出眼睛就是;若是要扮演魔术师,就穿上黑衣黑裤,再戴上黑礼帽,并在礼帽与头顶之间藏一只绒毛小兔备用;还教大人如何把孩子打扮成小天使,白衣白裤,再从背后怎么绑一个手电筒在头上;也有教如何把孩子打扮成他们喜欢的卡通形象的。当然服装、道具业的商人们,就更有文章可做了。

学校在万圣节是不放假的。有时学校出面组织晚会,有时不甘寂寞的学生们也会自己主办小型晚会;而朋友、家人间互寄贺卡祝万圣节快乐则成为每年十月间流行的习俗。如今网际网路的发达使得送万圣卡更为方便经济,有的网站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各种具有声响动画效果的万圣卡,如:www.cardmaster.com等,免费让大家使用。

总之,万圣节已成为西方人一个很普通的季节性节日。有很多人将此看作秋的结束以及冬的到来。万圣节一过,人们就开始期盼感恩节、圣诞节乃至新年了。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为什么男朋友不让我过万圣节

男朋友不让我过万圣节可能是因为万圣节是西方的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节日是不怎么重要的,可能在你男朋友看来,万圣节想过的话就可以过,不想过的话也可以。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过起了“洋节日”?

平安夜,圣诞节将来临,不少商家都做出了宣传横幅和摆出了各种圣诞装饰,不少年轻人也开始计划平安夜送苹果,圣诞节吃什么去哪儿玩等,这些本来都是洋节日的,但为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过起了洋节日?而且比中国传统的节日还热闹?

中国的节日文化自然博大精深、各式各样。但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其实更多地跟生活靠近,比如说春节吃团圆饭、端午节吃粽子之类的。但是,国外的节日就比较偏趣味性,比如万圣节孩子们可以打扮成“鬼”的模样,去跟各家各户讨糖果,还有圣诞节圣诞老爷爷会在烟囱上投下礼物给孩子们。我还非常记得小时候当我第一次得知圣诞节的时候,也经常想象圣诞老爷爷给我送礼物,也在我床头挂了只袜子。


其实,这样一分析下来,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喜欢过“洋节”的原因,可能就来自于小时候对国外节日的一种憧憬吧。再加上有一定的趣味性,比较受到小孩子的欢迎。我还记得初中的时候,一到圣诞节我们同学之间都会彼此赠送卡片,都成了一个习惯了,收到卡片的时候都会非常开心。

中西鬼节相遇,为何只知万圣节而不知寒衣节?

10月31日,年轻人都早早为即将到来的万圣节做好各种准备,但很多人却并不知道,在这天,也是中国第三个鬼节,寒衣节。同为鬼节,为何待遇如此不同。

寒衣节是给鬼过的,万圣节是给人过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