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中分校社团怎么样
好。1、北京二中学生社团是培养具有专业特色学生的社团组织,进入社团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
2、北京二中学生社团可以活跃学校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是自主管理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北京二中分校是重点吗
北京二中分校是重点。在2022年被列为重点学校。二中分校位于东城区朝阳门内南小街南竹竿胡同81号,东二环以内,距二中本校不到一站地路程。二中分校与二中原是一所学校,始建于1724年,为当时的清室八旗左翼宗学,至2021年已有297年的历史。1999年二中实施了初高中分离,形成了初中民办公助体制的二中分校和高中公办体制的二中。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北京初中哪个最好?听说2中不错,想听听大家的评价,或者有没有在二中上学的?
如果说全北京市初中的话那多了去了,海淀西城那边一抓一大把。我本人就是二中初中的,如果单看在东城区,五中分的总分第一,二中分第二,但是二中分的语文和物理还有体育都是东城第一。还有我觉得五中分的教育教学制度没有二分好,管的太严让学生没有自主的机会,以至于学生体育成绩不理想,还有五分作业很多,课业压力很大,不像二分注重学生全方面发展。而且二分校舍很漂亮啊!我很喜欢我们学校的风格,很轻松。而且二中的高中是东城第一,每年二分考上二中的很多,因为可以本校直升嘛。希望可以帮助到你~^^2022年北京二中通州校区招生计划 招生人数是多少
北京二中(通州校区)位于长安街延长线东端,通州新城区的中心,古老而文明的京杭大运河畔,是通州区实施引入名校“优质办学资源”战略,与有着丰厚教育教学资源的北京二中联姻后,首批重点建设的一所十二年制公立学校。
2022年北京二中通州校区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共376人,其中校额到校220人,统招156人。统招分为两部分:03专业与北京二中联合培养15人和04专业141人。我校04专业招收羽毛球特长生5人和科技特长生6人。
北京二中通州校区简介
建校伊始,学校就提出了依托名校,博采众长,办好分校,超常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创造性地继承和弘扬了北京二中悠久的历史文脉与办学理念,以“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办学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求实创新,和谐奋进”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健全人格和终生学习能力”为办学目标,以“团结、进取、求是、创新”为校训,努力把北京二中通州分校打造成为以数字化为突破口的现代化学校和国际交流学校。
明年孩子要考初中,问下北京二中和五中哪个更好?请求帮助!
环境二中分校的环境不太好,南竹竿胡同那一片,学校旁边工地多。
五中地方比较小,但正在扩建,设施太破,正在投资。
管理
1)二中比较宽松,孩子较自觉的,上二中较适合;反之需要人不断提醒督促的,上五中较好。
2)五中分校的班少,因此在对学生投入精力上会更多一些。二中班多,而且很大精力放到了高中,因此,对初中比较放松。
3)五中半军事化管理,孩子很苦,担家长省事。
生源
1)五中生源相当好。实验班先从东城奥数班206人里考试选拔,普通班经过多次考试筛选,
2)二中招生行动比五中晚,因此流失了很多优秀的生源。而且普通班主要通过量化招生,而且共建生的比例比较大。
但是,二中高中生源和成绩远好于五中,从中考录取分数线的差距可以明显看出来。今年中考的录取线二中比五中高7分,这说明二中的生源这几年还是在逐步提升的。
理念
两所学都很好,但教育理念不一样:
1) 五中很注重奥数,并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
2)二中较人性化些,教学活,教师授课后学生要自行消化授课内容,孩子要学会主动学习,自己学习而不是被迫学习。
高中
五中办的是精品初中,二中办的是精品高中,二中高中在区里排老大。
上二中初中部升本校的高中可能性大一些。
重视程度
5中对初中重视高,资源配置合理。
2中主要重视高中部,因此配备了最好的各种资源给高中,对初中不是那么在乎。
分班
五中开学的时候就确定实验班和普通班了。
二中进去后再分班考试,也有一些孩子进了二中,但是进不了实验班。
成绩
二中高中在区里排老大,从今年高考成绩就可看出,600分以上80多人,远远的超过区里其他学校。
5中的初中一直是东城第一,家长反映五中普通班也非常好。
实验班
实验班的水平都差不多,但是从实验班来比,5中数学班要比二中好。
二中对实验班抓的很严,是高中实验班的主要来源,二中老师很尽责,学生学习氛围非常好。
普通班
量化进5中普通班,和量化进2中普通班差不多,只是5中数学好。
五中的普通班相对来讲比较严格一点,成绩也比二中强。所以实验班考虑二中,普通班考虑五中。
前年中考第一的是5中普通班的学生。
师资
1)5中初中部组建较早,融合了5中及原先合并学校的优秀教师,经过几年的磨合,达到好的状态,这几年升学成绩有目共睹。
2)2中初中部组建2年,2中老师少,很多还是原85中的老师,还在磨合期。
其它
根据个人情况,学校距离住所的远近,一定要选择离家近的学校,别让孩子太辛苦了。